排查道路开挖、管线施工工地3项,全部落实了扬尘治理措施。
(记者 牟泳坤 见习记者 陈平平)大众网。2017年的第一个工作日,记者探访了城区多家超市及农贸市场发现,元旦小长假菜价整体在高位运行。
从上周全市监测的五大类主要农副产品市场价格运行情况来看,农副产品市场价格同比上涨3.2%。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节早一些,眼下还有20几天时间,多数商贩表示,春节前菜篮子很难卸下节日包袱除此之外,日照还将投资500万元进行节水信息能力建设。省住建厅通知8400万元改造规划80千米供水管网雨水蓄积工程日照新闻网讯日前,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外发布了《山东省城市节约用水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期间城市节约用水目标和任务,确定了城市节水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建设项目,是山东省十三五期间开展城市节约用水工作的重要依据。记者在省住建厅发布的山东十三五城市供水管网改造规划项目名单中注意到,日照全域将投资8400万元改造规划80千米供水管网,项目分别是日照市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莒县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日照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以及五莲县供水管网改造工程。
山东省十三五城市雨水蓄积利用规划项目名单显示,日照将投资2.1亿元打造建设规模4.2亿立方米的雨水蓄积利用工程,项目有日照市城区雨水蓄积利用工程、莒县城区雨水蓄积利用工程和五莲县城区雨水蓄积利用工程李老板说,遇上阴雨或雾霾天,大棚菜不见光生长缓慢,蔬菜供给量减少,菜价自然还会上涨。12月21日,市财政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财政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我市经济发展一事,进行新闻发布。
3、加快城市发展基金、铁路投资基金、航空产业基金、企业重组基金等重大基金项目的募集和投资运作,推进高端制造业基金、文化旅游基金以及物流、园区发展等基金的设立和投资进度自今日 10时 起,解除黄色预警并终止III级应急响应。关于解除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的公告根据监测情况,当前我市空气质量状况已好转,符合解除黄色预警条件。日照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2016年12月22日
日照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2016年12月22日。自今日 10时 起,解除黄色预警并终止III级应急响应。
关于解除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的公告根据监测情况,当前我市空气质量状况已好转,符合解除黄色预警条件据介绍,21日9时到12时,就有近1300多辆车前来扫墓,园区疏导及时,并未出现拥堵现象。记者在墓区看到,由于下雨,前往墓区的车辆比往年多,但交通并不混乱,井然有序地摆放在指定区域。12月21日,是我国传统节气——— 冬至。
服务群众无小事,中元节时有群众向我们反映,在使用焚烧池时,等待时间过长,站得腿都酸了。有了这个亭子,我们方便多了,今天下雨,可以在里面避避雨,真是不错。当天,日照市民纷纷去千秋苑墓区,纪念已故亲朋。◇新事:焚烧池边多了个休憩亭记者到焚烧池看到,与往年相比,焚烧池边多了个木制休憩亭。
如今鲜花祭祀已成主流,针对还有烧纸意愿的市民,我们在园区建设了两个集中焚烧池,规定必须集中焚烧,下一步我们的引导重点是实现无烟化公墓,只让鲜花开满墓区。停车场内车辆几乎停满,几名工作人员正在指挥交通。
记者的车排了一会儿队后,才得以进入园区。市民刘先生表示,他当天和妻子、女儿抱了一大束菊花,前来祭祀故去的老母亲。
千秋苑负责人裴志强告诉记者,针对冬至期间人流、车流量增加的现象,千秋苑早已提前安排人员,在陵园出入路口和停车场疏导交通。记者在园区看到,前来祭扫的市民,多数都抱着一束淡雅的鲜花。12月17日、18日适逢双休,已有不少市民提前来园扫墓。虽然现在千秋苑已不再实施鲜花免费换火纸,但冬至祭扫鲜花数量未减反增。据了解,当天入园祭扫人数超1.5万。因潮石路拓宽改造,前往千秋苑的主道路封闭施工,为方便市民冬至祭扫,千秋苑提前协调了日照市交警支队和交通部门,于12月19日、20日、21日三天开放潮石路至千秋苑园区路段,保证市民顺畅出入园区。
另外,千秋苑还准备了轮椅、拐杖、雨伞、医药箱等,方便前来祭扫的市民。为此,我们在冬至节前,设计建造了这个休息亭,尽最大的可能为群众提供方便。
◇现场:错峰祭扫井然有序12月21日13时,记者来到千秋苑时,正值扫墓最高峰,人流、车辆颇为可观。◇现象:九成市民自己携带鲜花从2009年开始,每年清明、中元、冬至千秋苑都会开展鲜花免费换火纸的活动,旨在引导市民开展文明祭祀。
目前,鲜花祭祀率已从当初的不足3成提高到目前约98%。并提前通过各种渠道,呼吁市民错时错峰祭扫。
(记者 张超 通讯员 伦英政)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母亲生前就喜欢花,这两天雾霾这么严重,烧纸既不环保也不安全截至目前,已通过网络渠道销售小米、大姜、板栗、土鸡蛋等农副产品14万余元,其中销售小米10000斤,山鸡蛋400箱,板栗8000斤,芋头8000斤,大姜4000斤,日均出单60余单。初见钟翠娟是在12月6日,她身材高挑细瘦,脸庞白皙俊美,打扮精致时尚,在人群中很是显眼。
有了主导产业,如何带动贫困户脱贫的问题又绕上了钟翠娟的心头。要保护和利用好这些资源,搞好乡村旅游发展,为贫困群众谋更多的致富之路,彻底地帮他们摆脱穷根。
于是,钟翠娟又牵头成立了古乍石村农民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把贫困户全部纳入合作社,帮助贫困户增收致富。今年30岁的返乡创业青年林国峰,经过培训后,在自己的淘宝店铺上销售小米、大姜、栗子、石银山茶等本地特色农产品。
这样,贫困户可以得到两块收入,一块是到车间干活的工资收入,另一块就是按股分得的利润收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脱贫的长效问题。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现在种植面积已达近百亩,初步形成规模化种植。
另外,为了着眼古乍石村的长远发展,钟翠娟还抓住该村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契机,搞好乡村旅游规划,把特色农业、美丽乡村与旅游业发展有机融合,加大宣传力度,发展乡村游、农家乐等。在莒县贸易办的帮助支持下,钟翠娟决定试试网上销售,鼓励村里的年轻人通过开网店、做微商,把村里的农产品放在网上销售,没想到效果非常好,很快销售一空。同时,组织返乡青年、有志创业人员参加电子商务培训,先后开展电商创业培训3期,培训100余人次。为了把石竹茶做强做大,他们办理工商注册,申请石银山商品商标,并联系有关企业,定制生产葫芦式包装盒、包装袋,彻底改变以前的粗放式包装,做到茶叶的精细化制作,切实提高了古乍石村石竹茶的品牌度和影响力。
我们计划建设三个扶贫车间,一个用来做石竹茶的精细化加工,一个用来做小米、板栗、芋头、地瓜等农产品的深加工,另一个计划用来制作手套、手工艺打磨等。◎建车间,搞旅游,激活造血功能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以种植板栗、小米等各类农产品,但是对于那些行动不便、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老年人,怎么实现自我脱贫?虽然有政府兜底,但在钟翠娟心里,不能光靠政府,无论如何也要帮他们,找到合适的脱贫好方子,真正做到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经过深入调研论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钟翠娟同村委班子一致决定,用产业做文章,以合作促增收,通过发展规模小、灵活性强的多种产业,把贫困户纳入产业化链条,真正实现脱贫致富。经过专家指导与村两委深入研究,决定走茶园规模化产业的路子。
林国峰向记者介绍,就拿大姜来说,价格好的时候收购每斤2毛钱,为了帮助贫困户,他都是按照每斤3.3毛至3.5毛的价格收购,让他们多一点收入。据介绍,从今年8月份开始,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古乍石村淘宝店铺以高于市场价0.5元至1元的保护价格,收购本村及周边贫困村民的土特产品,共增加贫困人口收入4万元,每个贫困户平均增收300元以上,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